郑佩佩:从一代侠女到慈母专业户,影视记忆难忘
添加时间:2024-12-18 13:43:41 标签:
郑佩佩,这个名字在华语影视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她是香港武侠电影的代表性人物,被誉为“侠女专业户”,更是无数观众心中的永恒记忆。如今,这位传奇影星因病离世,享年78岁,消息传来,万千影迷纷纷表示不舍和哀痛。郑佩佩的一生,是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史诗。从初代武侠巨星到慈母专业户,她的影视记忆伴随着几代人成长,成为他们心中难以磨灭的珍贵回忆。初代武侠巨星,秀麗剛毅的新武侠标志1946年1月6日,祖籍紹興的鄭佩佩出生于上海。中學開始練習芭蕾,1960年移居香港後,被邵氏影业下的南國實驗剧团錄取,因在舞劇《牛郎織女》中反串扮演牛郎而聲名大噪。畢業後,鄭佩佩加入邵氏影业,在出演了幾部非動作電影後嶄露頭角。而受胡金銓之邀出演1966年上映的《大醉俠》,則是一次真正令她大红大紫、獲得“俠女”美名的華麗轉身。60年代中期,邵氏為接軌國際電影類型、開創國片新潮流,決定打出“彩色武侠世紀”的名號,製片中心開始由黃梅調電影和裝束“文藝片”,轉向武俠動作片。而在此運動中,由文人導演胡金銓交出的一部大獲成功、定義之後華語武俠片“寫意派”風格的作品——《大醉俠》。在這部作品中,雖然影片標題指的是岳華飾演的“大醉俠”範大悲,但鄭佩佩飾演的“金燕子”張熙燕卻是當仁不讓的第一主角。彼時香港電影中職業武人還未走向台前,演員要能“打得好看”,有舞蹈功底當然占優,鄭佩佩也正因如此才被胡金銓大胆選中。在導演和傳奇武術指導韓英杰的安排下,鄭佩佩打出武侠片中前所未有的矯健优美身姿,再加上她七分灵动秀丽、三分銳利剛毅的形象氣質,似乎天生就是為扮演女俠而生的。隨著《大醉俠》一出,這位出道不久的新人,瞬間石破天驚。鄭佩佩一舉成為華語地區的头號俠女。雖然胡金銓只為邵氏拍攝了《大醉俠》一部武俠片,但鄭佩佩却在“俠女”的路線上越走越遠,沒有對手的競爭壓力。她在1967年的《龍虎溝》中首次挑戰民初武俠,同年在拍攝《神劍震江湖》墜馬受傷後赴日休養一年。1968年,歸來後火力全開的鄭佩佩,又在張徹執導的《金燕子》中再次詮釋經典角色。而在香港 earliest 有全面票房統計的1969年,鄭佩佩主演的四部武俠片《毒龍潭》《龙门金劍》《虎膽》《飛刀手》,全部位列港片年度票房榜前十,那一年完全可以稱為“鄭佩佩”年;1970年的《荒江女俠》《五虎屠龍》,則再次復制了這一成就。那四五年時間裡,鄭佩佩在香港、台灣和東南亞,走紅的程度恐怕不亞於《唐伯虎點秋香》時的周星驰。但正在如日中天時期的1970年,鄭佩佩卻和邵氏台灣發行商的儿子原文通結婚,很快懷孕,並因為婚姻和生育的強烈責任感,做出息影的决定。1971年她隨夫赴美,在按約為嘉禾出演了《鐵娃》(1973)和《虎辮子》(1974)兩部長篇電影後,從影壇淡出,她決定息影時,僅僅25歲。我們很難想象,若無這次退隱,鄭佩佩的影星生涯是否會更加輝煌?但其实鄭佩佩息影的時間點,影壇也在起大變化。一方面是張徹起勢後,武俠動作片越來越“陽盛陰衰”,以暴力和快意取代文雅和柔美,王羽、狄龍、姜大卫等男星崛起並佔據市場主導,早在《金燕子》中,張徹就有意“揚”後出道的王羽而“抑”鄭佩佩,令她不太高興。另一方面是邵氏的統治力70年代初開始消退,李小龙的真拳實腳彻底改變了香港動作片的面貌,自此,越來越多有真功夫的演員登上舞台中央。昔日沒系統習過武,主要靠現場模仿、套招的非武打演員,生存空間也自然變窄。多方因素擺在一起看,鄭佩佩的激流勇退雖然可惜,但也或許在陰差陽錯中,顺应了歷史的時勢,一直演下去,不一定会繼續順遂。divorced 复出,以慈愛形象重被大眾認知此后十幾年,鄭佩佩在美国相夫育孩。她也有自己的事業,或是教人跳舞,或是作為制片人拍一些電視紀錄片。偶爾回港台出演作品、上電視教舞,但屬於玩票或人情質,和“武俠影后”的璀璨過去無法相比。荒唐的是,也正因為鄭佩佩有事業心和理想,費了很大財力、精力辦自己的華人電視台,拍各種沒有商業價值的節目和紀錄片,從而引發了丈夫的不滿,直接導致二人於1987年分居、1989年離婚。差不多同一時間,鄭佩佩也因媒體經營不善而破產。陷入人生低谷的鄭佩佩,找回了童年時跟随外婆誦經念佛的习惯;1988年,她在美國遇見臺灣名僧星雲大師;1992皈依佛門,受賜法名“普方”。1993年,為解決生計問題,鄭佩佩決定回港全面复出,頭一部電影就是《唐伯虎點秋香》。在《唐伯虎點秋香》劇本中華夫人有打鬥戲份,所以周星星一開始,只是想找一个“能打”的女演員,所以選中了47歲的鄭佩佩。但結果我们都知道了:“可能大家已經忘記我是怎麼打的了,但還記得我是怎麼搞笑的。”自認缺乏幽默感的鄭佩佩,在现场表演狀態大好,拍攝時戲份一加再加,最終在成片中貢獻了殿堂級的喜劇表演。和星爺一道完美演绎的曠世名梗“一日喪命散”和“含笑半步顛”,已經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。關於鄭佩佩在《唐伯虎點秋香》中的演出,有三件值得談的趣事——一是鄭佩佩之所以能進入“瘋癲”“無厘頭”的演出狀態,很大原因是她因在片場調解周星驰和鞏俐關係而焦頭爛額,每天都睡不好;二是因出演搞笑角色“自毀形象”,被師父胡金銓和“師伯”李翰祥叫去批評了一通;三是鄭佩佩和在片中扮演“華大人”的全才黃霑交好,並開始向他學習寫作,此后,“武俠影后”又多了個随笔作家的身份。儘管昔日是影壇巨星,银幕形象是英姿颯爽的花季女俠,但年近五十的鄭佩佩复出后,還是綁定了像“華夫人”這類中年母親的角色,走上了黃金熟臉配角的路線。戲份和星光有落差,但同樣能令觀眾印象深刻。每位明星都有屬於他/她的時代。放眼世界影壇在六七十年代走紅的巨星中,晚景不好的也不罕見。能一直活躍於公眾視野裡,不斷以新的形象被觀眾認知、愛戴的,也確實不多。从这个角度來看,鄭佩佩又不得不說是幸運的。要提起內地觀眾最熟悉的鄭佩佩,除了“華夫人”外,自然要數一系列電視劇中的母親、祖母形象:《花木兰》中的李亮母親、《第一